主页 海运分类 切换频道

新年度美线合约价敲定,运价前景如何?

2024-05-07中国航务周刊0

每年的美线合约运价谈判总是格外引人关注,这不仅是对美线全年市场的定调,也是全球航运市场的晴雨表。

在2024-2025年美线合约谈判季中,尽管红海危机在短时间内推高了运价,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

合约运价小幅上涨

2024年年初,红海危机还处于变化之中,船公司给出第一轮的开价是美西航线运价1900~2000美元/FEU,美东航线在此基础上加价800~1000美元/FEU。而到了3月份召开泛太平洋海运大会(TPM)时,运价与年初相比已经下跌。到了4月,船货双方基本已达成协议。

根据权威媒体报道和笔者的了解,2024-2025年美西航线合约运价的第一梯队(年货量达到20万TEU以上的直客)为1400~1450美元/FEU,美东航线在此基础上加价800~900美元/FEU。这个价位高于2023年的1200~1300美元/FEU,部分货主已依据这一价格签约。

有了第一梯队的基础,根据以往的定价策略,第二梯队(年货量为3万~20万TEU的直客)的美西航线合约运价为1500~1600美元/FEU。大型无船承运人(NVOCC)的合约运价与第二梯队的中型直客价格接近,也是1500~1600美元/FEU,中型无船承运人的价格高些,为1700~1800美元/FEU。但与直客合约不同,船公司还会与NVOCC确定NAC(即fixed rate)约价舱位的比例,占比一般为30%~40%。

总体而言,2024-2025年美线签约在预期之内,没有出现提前或大规模延后的情况,大部分合约已陆续敲定。如果市场没有剧烈动荡,至少有一半的美线货物,将执行美西航线1400~1600美元/FEU、美东航线2200~2500美元/FEU的运价,与2023年相比有小幅上涨。

但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由于某些船公司加大了目的港直客合约的份额,变相挤压了预付CIF市场和货代市场的合约量。

供过于求仍持续

从货量角度看,2024年第一季度,从亚洲到美国的货量同比增长了20%,相比2019年同期也上涨了约20%,可谓增长势头良好,这也意味着美线从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已经开始。

长期来看,由于部分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短时间内无法改善,大型进口商早早安排提前出货,预计2024年上半年,美线货量同比将有明显增长,尽管下半年同比增长将放缓,但全年货量仍会实现温和增长。

不过以2024年第一季度为例,迅猛的货量增速并没有出现舱位紧张,根本原因还在于充足的运力供应。再加上船公司当前停航规模较小,市场总体感觉还是缺货。

根据业内权威分析机构的预测,2024年,全球集运市场新船交付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在考虑延迟交付的前提下,预计2024年将新增250万TEU左右的运力。预计到2024年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将达到3000万TEU。

与此同时,2024年船舶拆解量也有望增加。根据克拉克森的报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船龄超过20年的集装箱船约有1300艘,总运力接近290万TEU,运力占比约为10%。随着行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近两年新增运力持续涌入,预计高龄船舶的拆解需求有望增加。

不过,即使考虑到船舶延迟交付和老龄船逐步拆解的因素,运力过剩的局面也难有实质性缓解,长期趋势仍是供大于求。但也不排除在短时间内,因为出现“黑天鹅”事件而造成供需失调,促使运价上涨。

与2023年同期相比,不管是即期运价还是合约运价,2024年的情况都有明显好转。当前船公司推涨即期运价的主观愿望强烈,再加上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多重因素将持续影响供应端,即期运价可能将出现持续震荡,预计将有几个时期出现即期运价高于合约运价的情况。

美国大选是一大变量

此外,2024年还应关注一大变量——美国大选。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开始收缩。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缓和,但2022年全球经济重启后,该进程又开始继续。

双边贸易摩擦使美国从中国进口和对中国出口的规模和份额,双双下降。

从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份额从21.8%下降到17.0%,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从8.4%下降到6.3%;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份额从19.2%下降至16.3%,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份额从8.1%下降至5.9%。

2022年3月供应链重构以来至2024年1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份额从17.8%降至13.8%,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份额从8.4%降至7.3%;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份额从17.1%降至14.7%,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份额从6.6%降至6.4%。

而近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

可以想见,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类似所谓的调查可能会有增无减。而美国新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更是不可预知,有可能打破2024年市场的常规出货节奏,甚至可能出现提前出货的小高峰。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赏 0
运价在旺季后下降,但罢工和选举或将给北美航线带来新压力.....
10 月份亚洲-欧洲海运运价较 9 月底下降 30%,原因是红海改道导致旺季提早到来,这意味着今年早些时候也开始出现高峰后/农历新年前的需求平静期。前往欧洲和地

0评论18271

3月生效!MSC调整远东到地中海海运运价
MSC宣布了从所有远东港口(包括但不限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港口)到地中海港口(包括西地中海、东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非)以及黑海港口的新运价。这些费率将从202

0评论23090

Xeneta:已有迹象表明集装箱运价正在放缓
集装箱航运咨询公司Xeneta表示,尽管全球即期运价正在进一步上升,但与5月和6月初相比,上升速度有所放缓。据Xeneta称,从远东到美国西海岸的平均现货价格将

0评论22519

运价全航线上扬,欧地航线大涨
集装箱运价指数终止连续八周下跌趋势。最新发布的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显示,该指数大幅上涨123.18点至2185.33点,周涨幅达到6%。此次上涨中

0评论17220

运价四连跌!四大航线全部下滑
集装箱运价继续下滑本周最新一期(8日)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下跌93.38点至1885.74点跌幅达到4.7%连续四周下跌。四大主要航线运价均出现下

0评论4803

报告:11 月下旬跨太平洋、东海岸海运运价强劲
政治和劳工紧张局势使得 11 月底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运价在航运旺季之后的淡季期间保持强劲。分析师 Freightos 在截至 11 月 22 日当周的最新数据中表

0评论16911

因红海改道和关税风险,海运价格涨幅出人意料
海运费率飙升、海港船舶积压、集装箱短缺——这些问题在新冠疫情的供应链危机期间曾给全球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在航运业再次进入繁忙时期

0评论26556

运价暴跌严重影响集装箱班轮公司的收益
集装箱货运量的大幅下滑导致赫伯罗特和阳明的年度利润大幅下降,而Zim则陷入严重亏损。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本·詹森(Rolf

0评论3294

航运巨头MSC:维持目前运价到4月中旬
节后出货情况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航运巨头MSC等多家船公司近日已口头通知货代将维持当前美线运价报价至4月14日。业界认为MSC作为全球运力最大的船公司市占率近20%

0评论793

关注运价指数:CCFI连续六周下降,SCFI上升
上海航运交易所(SSE)的数据显示,第43周中国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为811.5点,较前一周下跌0.7%,已连续8周下跌。相比之下,上证综指(SCFI

0评论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