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港口分类 切换频道

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两个泊位主体结构施工

2025-06-26中国水运网0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下称盐田港东作业区)迎来关键里程碑——两个2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主体结构顺利完工。该节点顺利实现,不仅为项目码头及护岸工程2025年底全面完工奠定坚实基础,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迈出新步伐。

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是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和深圳国际航运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阵地。中交四航局负责3个2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建设,码头岸线长1470米,前沿水深-18米,按照3.2万标箱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项目建成后,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300万标箱,为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提供靠泊保障。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传承和发扬‘用精品回报业主、靠诚信链接市场;用管理提高效益,靠团队实现目标’的盐田建港精神,以安全质量为前提,以施工进度为主线,以成本精细化管控为核心,优质高效推进项目施工,用两年时间为这座‘五星级’大港再添两个重要码头泊位。”中交四航局项目相关负责人胡振华介绍道。

创新驱动实现效能跃升

深圳港盐田港区作为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的重要引擎,项目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传统水上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风险较高等行业痛点,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前梳理项目施工难点、痛点,创新采用水转陆施工方案,通过全平台配合旋挖技术,将大量水上作业高效转换成陆地平台施工,不仅实现桩基施工的全面提速,更显著降低复杂海况下的作业风险,为码头上部结构大规模施工开辟广阔的作业面打下坚实基础。

钢管桩沉桩作为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根据施工方案,需累计完成1888根钢管桩沉桩任务。其中钢管桩焊缝检测作为钢管桩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对于码头建设质量至关重要。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摒弃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联合生产厂家研发智能检测机器人,并量身配备传感器、摄像头、行走系统、显控终端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对钢管桩内部360度无死角探查,确保隐蔽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同时,还利用BIM技术对钢管桩进行“数字预演”,科学规划1888根管桩的最佳沉桩顺序与工艺参数,实现了“先试后建”的精准施工模式。

“技术创新是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引擎,我们还创新采用了一体化可拆卸模板结构替代传统散拼模板,不仅将模板安装效率提高约30%,更彻底消除了模板拆除过程中碎料落海的污染隐患,达成了‘节约周转材料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为港口建设领域树立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建造的行业标杆。”中交四航局项目相关负责人马磊介绍。

精益求精树立质量标杆

“码头主体结构50年不大修,使用寿命100年”——这条自盐田港建设初期便确立的质量管理理念,历经三十余年岁月淬炼,已深深融入中交四航局在盐田港系列工程建设的血脉之中,铸就了中国港口建设史上熠熠生辉的品质丰碑。在盐田港东作业区中,这份对百年品质的坚守得到极致传承。

钢管桩沉桩作为决定码头百年寿命的核心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工程成败。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水陆双测”技术,通过陆地与水上测量组同步立体作业,确保每根管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完全符合严苛规范;实时采集沉桩期间管桩贯入度、锤击数等关键数据,一旦发现细微偏差立即启动纠偏程序;建立钢管桩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对每根桩的原材料溯源、制作工艺、运输轨迹、施打参数及检测结果实施全过程数字化溯源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可追溯的永久凭证,最终施工的1888根桩中,Ⅰ类桩比例远高于行内标准。

码头结构以混凝土浇筑为主体,其质量优劣直接关乎工程安全与使用寿命,混凝土质量把控成为项目建设的核心任务。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从源头把控,对多地砂石原材料开展实地考察,筛选出符合技术规格的优质骨料,锁定料源地并建立追踪溯源机制;高标准开展混凝土设备试拌,确保检测结果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强化过程管控,由业主、监理和项目三方试验人员共同核对原材料与配合比后启动生产,出厂前严格检测温度、坍落度、扩展度等数据,现场进行逐车检测形成闭环管理。通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管控措施,混凝土质量管控成效显著,各项检测结果远高于设计及规范要求,为码头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团队攻坚铸就施工里程碑

自1987年参建盐田港起步工程以来,中交四航局累计建设参与盐田港23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建设,用近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匠心浇筑出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将盐田港区建设成为世界集装箱港口建设的标杆,累计荣获3项鲁班奖、2项詹天佑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并和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达成了深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深圳盐田港建设当之无愧的王牌军和主力军。

2024年,由于夏季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导致施工道路泥泞、作业环境湿滑,给项目施工推进带来巨大阻碍。面对不利条件,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联合业主建立起高效的联合调度机制,及时统筹协调人、材、机资源,科学规划物资运输路线,共同确保数千吨钢筋、数万方混凝土等关键材料有序进场、精准投放,确保项目施工稳步推进。“我们抢抓每一个有效施工日,倒排节点,目标就是多吊一捆钢筋,多安装一块模板,多浇筑一方混凝土。”胡振华道出了这支铁军团队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的本色,其精神与当年创下建港奇迹的四航前辈们一脉相承。

在业主团队全程的鼎力支持、及时决策与资源保障下,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成功克服复杂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从2023年6月13日打下第一根承载着历史与期望的钢管桩以来,到2024年6月13日完成1888根桩沉桩,再到2025年6月13日顺利完成两个泊位主体结构施工等关键节点目标,再次共同刷新了“盐田港建设速度”。

从38年前的第一铲土到今日的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智能码头,中交四航局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已深深融入盐田港的每一寸岸线。随着盐田港东作业区一期码头两个泊位主体结构的顺利完工,一座集全球顶尖智慧化技术、最优运营效率与最佳绿色发展理念于一身的自动化码头,正在大湾区壮丽的海岸线上傲然崛起。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赏 0
同比增长13.7%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何劲增?
12月9日,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近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000万标箱,较2023年同期增长13.7%,重箱比例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货物结构持续

0评论4461

突发 深圳蛇口码头OOCL集装箱着火
8月15日凌晨,深圳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警信息:一艘大型满载集装箱货轮在停泊蛇口码头时船上集装箱突发火灾。接到报警后,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消防、海事

0评论8656

全国主要港口一季度吞吐量排名出炉:青岛港再超深圳港
4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一季度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2024年1-3月全国港口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89亿吨同比增长6.1%其中完成外贸货

0评论129

深圳港集团+明阳集团,布局绿色甲醇生产加注
5月22日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立足服务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按照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部署建立多方位战略合作

0评论1661

“爆单”再现 深圳港口进入节前外贸出货高峰
春节临近,传统的出货高峰如期而至。1月23日,记者以货主身份联系多个拖车公司,相关公司透露,近一两周他们普遍处于“爆单”状态,并建议将发

0评论4996

智慧港口雏形初见,深圳盐田东港一期码头5段码头结构完工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深圳盐田东港一期码头5段码头结构完工,一座崭新的深水码头已初具规模,向打造全球智慧化程度最高、运营效率

0评论807

深圳港多式联运降本增效走在前
8月22日,“邵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首发,内陆港湖南邵阳正式启用。深圳港已累计挂牌运营19个内陆港,覆盖广东、湖南、江西、贵州、重庆

0评论6877

深圳盐田港前8个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966万标箱 同比增长12%
记者从盐田海事局了解到,2024年前8个月,盐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37万标箱,同比增长12%。船舶进出港艘次63363艘次,同比增长14.9%,货物吞吐

0评论4900

深圳与长滩签署绿色框架协议加强合作
长滩港、深圳港集团、和记港口盐田、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South Coast AQMD)和深圳北美代表处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就海洋贸易脱碳进行合作,并激励其

0评论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