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港口分类 切换频道

超2600万标准箱 洋山海事有力保障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2025-01-03中国水运网0

2024年,洋山港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600万标准箱,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约4%,占整个上海港一半以上,有力支撑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港口,在上海港连续十五年全球第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数据统计,在洋山港海事局全力保障下,2024年洋山港安全进出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8895艘次,同比增长1.46%,其中18000TEU及以上的船舶安全进出1451艘次,安全进出内支线集装箱船舶16506艘次,同比增长14.17%,在码头、泊位、航道、锚地等硬件设施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集装箱吞吐量、进出港船舶流量双提升。

新成效、新突破,离不开新探索、新举措。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历史关键阶段,如何保障洋山港这一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阵地航路更畅通、能级再提升、运行够安全,这是作为负责洋山港及周边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及应急保障的洋山港海事局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要的问题。为此,洋山港海事局着力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党建汇聚发展合力,推出“党建+”“联盟+”“助企+”等多项广受好评的新举措,不断增强服务港航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地“主角”担当。

据洋山港海事局安全指挥党支部书记介绍,水上船舶交通流量持续攀升与港口的蓬勃发展呈正相关的规律,但同时对港口通航能力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安全指挥党支部坚持向内“挖潜能”、向外“输产能”,在重点节假日设置“党员示范岗”“先锋值班台”,在重点时段强化“预防商渔碰撞值班专台”运行,全力确保“四双”举措得到有效落地。2024年,洋山VTS实施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双向通航889艘次、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双窗口离泊345艘次、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双套泊作业3220艘次、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双档靠泊1277艘次,洋山深水港泊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港口生产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

海面能见度直接关系到船舶安全进出的效率。据统计,每年约有近20天因能见度不良导致干线集装箱船舶不能按计划进出洋山港。为了降低恶劣天气对港口生产的影响,拓展干线集装箱船舶进出港时间窗口,洋山港海事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24年立足洋山事洋山办,积极优化洋山港1号锚地交通管理举措,收到能见度不良预报后,提前安排干线集装箱船舶进港待泊作业,有效缓解大型集装箱船舶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进出不畅和码头无船可靠的问题,保障港口运营持续高效。

泊位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港口能级的大小。洋山港内支线船舶流量增长超14%的同时,候泊时间长、多次靠泊问题与洋山港区通航资源有限的矛盾愈发突出,针对这一历史难题,洋山港海事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摸清安全底数,掌握运行规律,协同港航企业推出了洋山港区内支线船舶“一站式”靠泊举措,即靠泊洋山港的内支线集装箱船舶,改原先依次靠不同码头卸货,变为只靠一个码头。非本码头起运的货物改为道路短驳,从而引导船舶代理开展合作,逐步将运往同一码头的货物尽可能用同一艘船装,实现了有形之手对无形之手的有利引导。目前内支线船舶“一站式”靠泊率达到95%以上,有效降低了核心港区的通航风险,提升内支线船舶水水中转比例,实现内支线船舶运转效率和港区桥吊利用率及吞吐量的双提升,进一步巩固洋山港内外循环的枢纽节点地位。

大风是能见度不良之外的又一影响港口正常生产的自然因素,对船舶尺度较小的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尤为明显,遇到大风时,部分内支线集装箱船舶需要撤离超过100海里避风,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效率。为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洋山港海事局靠前一步、主动服务,发挥身处大洋山镇腹地的“党群服务站”联系纽带作用,在大洋山南侧开辟新的避风水域,统筹考虑现有中小轮锚地、北鼎星临时待泊水域的综合利用,尝试推出预报9级及以上风力条件下船长90米以下内支线集装箱船舶优先作业,先于大风来前撤离,船长90米以上船舶最多在甲板以上装载两层且完成系固的条件下在锚地原地避风的举措,努力实现能不撤尽量不撤,能少撤尽量少撤,基本解决内支线船舶在洋山港避风难的历史难题,减少因粗放型管理带来的不必要撤离。

集装箱箱量和港口服务保障能力是国际航云中心集疏运能级提升的一体两面。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推动国际班轮绿色能源转型,洋山港海事局一方面以“五航人才”团队为依托加大对绿色能源加注业务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主动开展工作模式调整、重点增强一线保障力量,持续保障绿色能源加注业务在洋山港飞速发展。2024年先后取得“上海港LNG累计加注100单”“上海南港LNG加注首单”“第2艘LNG 加注船‘淮河能源启航’轮投入运营”“洋山港船-船同步加注作业100单”“洋山港LNG加注船装载100次”等成绩。2024年洋山港累计完成LNG加注76艘次,同比增长73%,完成加注量44.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8%,LNG加注量位于全球第三。2024年4月,“海港致远”轮完成国内首单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船-船”绿色甲醇同步加注作业,助力上海港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三个拥有保税LNG和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小洋北建设、LNG码头二期、LNG管线扩建等一系列国家、上海市重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为保障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洋山港海事局持续强化“落实重大战略任务 服务航运中心建设”党建联盟平台作用,组织召开联盟专题研讨会,有效整合联盟各单位优势资源、发挥整体合力,以港区精细化气象预报为主要依据,根据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划分不同种类船舶,采取阶梯式的管控措施,科学做好寒潮大风应对工作,减少因粗放型管理带来的不必要撤离,保障重大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日前,小洋北项目“接岸结构工程A标”和“工作船码头工程”基础结构已经顺利完成合拢,标志着小洋北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接下来,洋山港海事局将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紧抓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做足、做大、做强“党建+”“联盟+”“助企+”等系列文章,高效挖掘开发港口通航资源,全面增强港口国际竞争力,为打造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提供有力支撑。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赏 0
今年上半年大连港矿石码头完成铁矿石吞吐量逾1100万吨
大连北良港海事处辖区的大连港矿石码头是国内首个具备“保税混矿”资质和国家首批允许接卸40万吨矿船的专业化矿石码头,是大连片区唯一的矿石接

0评论7905

天津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571.3万标准箱
4月7日,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一季度,天津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1.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6%,创历史最好成绩;完成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同比增长1.

0评论7245

5月,马来西亚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受红海危机的影响,丹戎帕拉帕斯港(PTP)和Northport港都报告了创纪录的月度吞吐量。MMC和APM码头运营的PTP在2024年5月处理了107.8万te

0评论562

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上半年同比增长51%
外贸,一手连着国内市场,一手牵着国际市场,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在压力中开局,并走出一条稳健

0评论8889

唐山港京唐港区金属矿石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大关
截至4月21日18时,唐山港京唐港区金属矿石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大关,较去年提前31天,同比增长23.3%。今年以来,唐港股份加快推进智慧、平安、绿色、高效&

0评论5415

前三季度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4%
10月13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获悉,前三季度,长江干线运输生产稳中有增、运输市场活力旺盛,长江航运高质量

0评论3249

需求减少:东京港集装箱吞吐量下降
2023年10月,东京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0.3%,共计352680标准箱。据JIFFA统计,出口集装箱装货量为88744标准箱(减少4.8%),出口空箱为

0评论5389

重庆果园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92.5万吨 西部陆海新通道快速崛起
据重庆日报相关报道,今年1—11月,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前11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492.5万吨,同比增长6

0评论4616

济宁: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今年港口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
8月21日,记者从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作为“运河之都”的济宁,正凭借深厚底蕴与突出地位,在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道路上加

0评论8072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 江阴港航经济首月实现“开门红”
从江阴海事局获悉,2025年1月份,江阴港航经济发展态势强劲,顺利实现开门红,为全年港航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船载货运量4491万吨,同比增长2.2%;

0评论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