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港口分类 切换频道

杭州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上半年同比增长51%

2025-07-11浙江日报0

外贸,一手连着国内市场,一手牵着国际市场,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在压力中开局,并走出一条稳健的“反弹曲线”——从前2个月进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2%,到一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前4个月增至2.4%,前5个月进一步回升至2.5%,进出口累计增速逐月上行。

这之中,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浙江,跑出了外贸规模新高度。今年1至5月,浙江外贸进出口2.24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1.69万亿元,增长9.6%。

物流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换个角度,从物流“筋络”来看外贸,会有何不同?我们以浙江集装箱精品航线东洲港—下沙港—乍浦港为观察点,抽丝剥茧,算一算现代物流这本账本。

内河很忙: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1%

7月9日的午后,东洲港作业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堆场内,五颜六色、标有不同海运品牌的集装箱,等待着被依次调度;岸边,龙门架精准吊起一集装箱,稳稳放置在靠岸的船舶上……

“现在装货的船多,大家都得等一等,排着队等装船。”说话的人,是当日掌舵“萧达集29”集装箱船舶的徐秀成。带船舶装满64标箱后,他将开船,从东洲港出发运往嘉兴乍浦港。

夏日的炎热,丝毫没有劝退杭州内河的忙碌。记者站在船头观察了一阵,短则几分钟连续,长则十几分钟,就能看见即将靠岸装卸的船舶。有的是32标箱、48标箱大小的集装箱船,也有不少散货船、河道清淤船。

“为了赶交货期,大家基本都是通宵开船。夏天太阳刺眼,靠船要特别注意。”接到装卸指令,徐秀成熟练地调整了船身,稳妥靠岸。别看他是个95后,从20岁不到的年纪起就跟着父亲跑船,交汇、过桥、靠岸……这些操作他早已烂熟于心。

父子俩以前也有自己的船,主要运散货。小到几百吨,大到上千吨的石料、泥沙,各种船型、全国航道,他们都开过、去过。“行情好的时候,散货船运价可以做到30元每吨,现在只有一半。”

之所以换船经营,关键还在于有没有货可运。“船上人最怕空船,空就意味着零收入。可运散货,就得等,等上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但集装箱的运转效率就高很多。”徐秀成坦言。

对于船家而言,效率高指的是,到港就卸货、装货,装完就走。“我们现在专门跑短线,往返乍浦、下沙、东洲这几个内河港口,忙起来每周可以往返两趟,全年无休,收入也更稳定了。”每周在同一区间内重复,徐秀成随口就能精准说出关键数据:从东洲港到乍浦港,全程约190公里,按照船速8公里每小时,航时约24个小时。

徐秀成的微观感受并非个例。一系列数据表明,杭州内河里的集装箱确实多起来了——

今年上半年,杭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7.68万标箱,同比增长51%。其中下沙港的增速尤为明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1万标箱,同比增长88.19%,是浙江省内增幅第一的内河港口。

一本经济账:

全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8670万元 

内河很忙,而外贸比内贸更忙。

“萧达集29”集装箱船舶此行的目的地,是嘉兴乍浦港。而乍浦港,正是这条海河联运的中转点。换言之,从东洲港运送至此的64标箱,会被逐一转运至海船。未来几天内,它们将在宁波港,搭乘提前预定好的国际海船,去往世界各国。

诸如此类,无数次海河联运的接力,牵动着两条关联数据曲线,分向而行——

一条是集装箱外贸出口重箱箱量连年增长。据统计,2021年杭州完成0.85万标箱,2022年完成1.84万标箱,2023年增至4.92万标箱,2024年突破9.3万标箱,年均增速超50%;

另一条是国内物流成本的下降。据下沙港运营2年以来的数据测算,与公路运输相比,走海河联运“下沙-乍浦-宁波”精品航线可降低物流成本约20%。

杭州内河国际联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潘东山看好内河潜力。他分析说,“从两个数据曲线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通过海河联运出口。相较于公路运输、海铁联运等其它物流方式,海河联运的物流成本相对低廉且稳定可控。”

对此,外贸企业的感触最为深刻。来自临平区的制造业出口企业春风动力,平均每月都有约500个高柜集装箱从下沙港经海河联运出海。春风动力物流总监方建算过一笔账:如果在时间、舱位等客观因素可控的前提下,海河联运的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节约30%到40%。

记者从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根据《杭州市推进水路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杭州交通部门2024年全年发放补助资金约2150万元,实现“公转水”集装箱量新增12万标箱以上,综合降低生产企业物流运输成本8760万元。

物流成本实实在在的下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选择海河联运。

下沙港就是典型,其集装箱吞吐量中,有八成为外贸。据统计,从2023年开港至今,下沙港服务企业的数量及地区呈逐年递增扩面之势——

服务外贸企业的数量,从2023年底的362家,增至目前的940余家;

服务辐射地区也从下沙港周边,拓展至杭州湾地区,其中56%以上的企业来自钱塘区,13%来自临平区,18%来自萧山区,其它则来自绍兴、柯桥、海宁等地。

杭州下沙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春还补充说:“下沙港已经已实现了64标箱船‘天天班’,通过精品海河联运航线,在宁波港上船率达到了99%。”此外,集装箱出口产品种类中,除了日化用品,汽车、智能制造、机械、家具等多个产业等代表“浙江制造”硬实力的企业也逐渐增多。“大家都看好海河联运的低成本。”

从一条河到一张网:

3年突破30万标箱

当前,现代物流联系生产和消费,已深度嵌入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浙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已经吹响号角。到2027年,浙江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将至13%左右。而作为运输环节的一环,海河联运势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杭州发布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到,到2027年,海河联运突破30万标箱以上。其中,下沙港将挑起近半的大梁。

“下沙港是杭州港海河联运的排头兵,其设计年吞吐量就达到24万标箱,与目前吞吐量相比,尚有承载余量。另外,下沙港也预留出了二期港口扩建的空间,完全可以期待未来。” 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港口处副处长孙轶巍解释道。

那么,瞄准既定目标,杭州如何实现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3年翻番?

“海河联运的优势,一在降低成本,二在低碳环保。”孙轶巍告诉记者,“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在政策研究制定、航线规划、服务完善等方面,让海河联运的优势更突出,以水运物流助力重点出口产业提质增效。”

如他所言,从“厂门”到“海港”,“一单制服务”已成为海河联运的服务优势。而在此基础上,下沙港还在口岸服务上,加速配置“一港通关”。

在下沙港,一专业海关监管场所正在建设中。待其建成投用后,杭州本地制造业和外贸企业能够直接在下沙港完成报关、查验、放行等“一站式”口岸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通关时间。

据杭州市交投集团所属杭州港务集团下沙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下沙港将同步引入“浙江e港通”服务品牌,形成关务、港务、船务、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化”,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河港如海港”的新格局,提升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水平。

除了在服务上便利化,海河联运也在水上减碳排。

“国际市场对于不少产品的耗能、碳指标有明确要求,所以物流环节上绿色化、零碳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出海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孙轶巍告诉记者一组数据:海河联运每10万标箱,即可减少1.5万吨碳排放量。

基于此,下沙港也正全力驱动绿色智慧转型。在下沙港作业区,正在运作中的港机、正面吊等均已采用纯电驱动。今年内,下沙港还将引入电动集装箱船及氢能64标箱集装箱船舶,投入到“下沙-乍浦”航线。

“东洲-下沙-乍浦”这条精品海河联运航线,不过200余公里。但就是通过一条河、一个集装箱,让世界市场实时交互。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
到2025年山东内河港口吞吐量超1.6亿吨
6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到2025年,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较2022年实现翻番、

0评论8314

北部湾港集团内河港口迎来中欧班列
近日,一列满载3240吨进口钾肥的中欧班列在北部湾港集团旗下南宁港六景作业区鸣笛进港,这是北部湾港集团内河港口首次迎来中欧班列,也是中欧班列有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

0评论3787

港口三季报出炉 浙江内河港吞吐量增势强劲
10月11日,今年1至9月浙江省港口生产主要统计指标出炉。全省沿海及内河港口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5.7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超过

0评论548

首艘零排放氢动力内河货船抵达鹿特丹港
H2 Barge 1于2023年5月25日在鹿特丹投入运营。这艘110米长的零排放船来自未来证明航运公司(FPS),每周将为耐克在鹿特丹港和BCTN在比利时米尔

0评论604

上半年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九十亿吨
7月2日,由交通运输部举办的“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宣传活动在上海启动。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进出港船舶数量达

0评论4694

南通市内河港总体规划获批
12月2日,《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南通市政府正式批复。记者从南通交通运输局获悉,南通内河港积极策应

0评论1265

宁波最大内河货运码头建成 规划年吞吐量为140万吨
1月16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杭甬运河余姚东港2号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下称“码头”)通过交工验收。建成投用后,该码头将成为宁波吞吐量最大

0评论536

宁波舟山港TOS系统成功登陆杭州港下沙作业区 迈出由海港向内河港布局关键一步
6月26日8时许,宁波舟山港TOS系统(n-TOS+CTOS)顺利在杭州港钱塘港区下沙综合作业区(以下简称“下沙作业区”)上线试运行,下

0评论6769

前三季度嘉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浙江省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内河港口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涨势明显、发展向好。1-9月,嘉兴内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431万吨,居浙江全省第一,同比增

0评论5984

降本三四成,苏州内河港盛泽码头今首航
今天上午10点半左右,伴随悠扬汽笛声,2艘集装箱货运船从盛泽码头出发,驶往太仓港及上海港。同时,1艘自乍浦港驶来的件杂货船缓缓靠泊——苏

0评论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