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物流分类 切换频道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30000列

2025-08-18中国日报网0

8月13日9时50分,随着一声机车汽笛长鸣,满载着55个集装箱光伏组件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全境、跨里海,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列以来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开行总量超过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安铁路局)积极响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大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通过拓展运输网络、优化运输组织,加密开行全程时刻表班列、常态化开行跨里海运输走廊班列等举措,让中欧班列(西安)的开行规模、通道能力、运行品质全面提升,为构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格局,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零”到“3万列” 揭秘西安速度的核心密码

在西安国际港站南货场,一座“大花篮”雕塑静静矗立——这里是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地。彼时,谁也未曾想到,这条从内陆城市延伸出的铁路线,会在12年后成长为贯通亚欧的“钢铁驼队”主干线。如今,3万列的累计开行量不仅意味着西安贡献了全国中欧班列总量的四分之一,更创造了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纪录。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西安铁路局对“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持续深耕。在“大花篮”东侧,12台龙门吊与7台正面吊昼夜作业,日装卸车能力近50列,年处理集装箱达120万TEU(标箱)。通过三次扩能改造,西安国际港站已形成5600亩占地、59条铁路作业线的规模,其中18条为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设计年吞吐量达540万标箱、运输能力6600万吨,为班列高频次开行筑牢硬件根基。

“现在从西安到德国杜伊斯堡,12天左右就能到,比以前快了近一半!”常年经营中欧班列(西安—欧洲)业务的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感慨道。这得益于全国首创的全程时刻表班列——班列“客车化”运行,运行时刻精确到小时,目前已实现“四去三回”常态化开行。截至7月31日,西安累计开行全程时刻表班列571列,超全国开行总量五成。以跨境电商为例,通过全程时刻表班列运输,时效较普通班列压缩30%以上,运输成本不到空运的五分之一,这一班列品牌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在中欧班列西通道稳定开行的基础上,跨里海、黑海南通道的开辟也成为通达欧洲、中亚的高效路径。2022年4月首列跨里海班列启程后,这条串联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至欧洲的“铁—海—铁” 联运通道,运输时间较传统线路缩短至最快11天。截至7月31日,西安国际港站跨里海方向班列已累计开行400列,占全国跨里海班列总量的80%以上,成为中欧班列稳定开行的重要支撑。

织密立体通道网络 从“单点对开”到“全球覆盖”

站在西安国际港货运服务大厅的大屏幕前,18条国际运输干线如银线般编织出覆盖亚欧大陆的物流网络。向西直达汉堡、鹿特丹,向北联通莫斯科、明斯克,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东南亚,向东通过铁海联运衔接青岛、宁波等海港。26条国内集结线路更将货源触角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形成“内陆集结、全球分拨”的格局。

这种网络优势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布局。在中铁特货作业区,JSQ6型双层汽车专用车正进行“直驾入舱”装卸——这种无需吊装的创新设计,使装卸效率提升50%,单列可装载近400台商品车。2025年上半年,这里已发送商品汽车30万台,其中11.2万台出口海外,通过“海铁联运+中欧班列”的组合拳,物流成本降低8%以上,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动脉。

作为中欧班列集结分拨枢纽的西安国际港站,回程班列数据同样亮眼。今年前两个季度,中欧班列(西安)回程班列累计开行1756列,占开行总量的57%。为了让回程班列货物更高效地分拨到下游,西安铁路局推出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一次结算”,实现了铁水运输的无缝对接,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就像从俄罗斯进口的45箱牛皮纸,我们采用‘一单制’从西安国际港运输到太仓港,和传统方式相比,全程时间缩短3天,时效提高30%以上,成本降低约25%。”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说。

质效双升显优势 解码“西安模式”的创新基因

“3万列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质与效的全面跃升。”西安铁路局西安国际港站营业部党总支书记王文杰介绍道。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形成23条单站点往返图定线路(去程12条、回程11条),今年以来日开行频次达16.9列。

“我们始终以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目标。”王文杰表示,西安铁路局建立“问题联商、工作联动”机制,联合园区15家单位持续开展中欧班列项目改善攻关,将货物集结分拨时间从平均8.5天压缩至3.3天,最快仅需24小时,效率优势持续领跑;在海关监管区,率先实现海关和铁路数据联通,实施“关铁验检合一”“关铁安全互认”,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客户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

这种降本增效的密码,藏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全国首趟铁路物流金融专列在这里发车,为企业提供3.3亿元融资支持;成立全国首个“丝路青锋”班列班组——这个平均年龄27岁、80%为女性的团队,整合了班列管理中营销开发、运输协调、安全管理、优化创新四大核心环节,实现对铁路货运班列的全链条一体化专业管理。

智能化升级更让老站焕发新生。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加快西安国际港数智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智能场站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能实现与95306系统及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还能对车辆进出、货物装卸、仓储管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使集装箱场位准确率达100%,班列集结效率提升52.9%。

从“物流通道”到“经济枢纽” 产业赋能重塑经济格局

中欧班列(西安)的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陕西乃至西北的产业格局。在西安国际港的中林木材物流园,来自俄罗斯、东欧的木材在这里加工集散,带动3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年吞吐量从10万吨跃升至100万吨,成为西北最大木材储备基地;在五矿金属智慧物流园,集仓储集散、剪切加工、钢材贸易于一身,堆存能力达22万吨,年吞吐量超400万吨,日开平量达300吨以上,吸引陕钢、包钢等企业落户,形成西北最大建材类物资集散分拨中心。

爱菊粮油的故事更是生动注脚。依托中欧班列,这家陕西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安建起“三位一体”跨国产业体系,将中亚优质粮油直供西北市场,西安市场占有率达30%,全省覆盖率超60%。“以前是‘长安的荔枝’难运,现在中亚面粉10天就能到西安,这是中欧班列创造的奇迹。”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

汽车产业的崛起同样受益于班列红利。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运输时间较海运缩短三分之二,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占全国“新三样”商品出口的重要份额。陕西汽车产业借此加速向全球化布局,西安正逐步成为一汽、上汽、五菱、东风、广汽等汽车生产基地在西北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

站在3万列的新起点,西安国际港站的扩能升级仍在加速。占地76亩的关铁优化提升项目即将建成,扩建后的查验场地及智能化查验库将进一步提升货物通关和周转效率;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合资建设的山东港铁海国际物流园,建成后将让东南亚海鲜通过海铁联运冷链运输直达西北人的餐桌。

从首列出发到3万列疾驰,中欧班列(西安)用12年时间书写了内陆对外开放的传奇。如今,18条国际运输干线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26条国内集结线路持续延伸,不仅吸引东南沿海外贸企业、物流企业及电商企业落户西安,更带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这3万列的背后,是“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黄金通道日益畅通,是内陆地区与世界市场的深度联结,更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赏 0
2020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再创新高
2020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共计3079列,同比增长42.09%,运送集装箱26.68万个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46.26%,货值341.69亿元,同比

0评论1370

四川省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首票启运 实现中欧跨境公路运输
四川省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首票启运仪式28日下午在天府新区举行,四川至欧洲(成都—布达佩斯)TIR跨境公路货物线路当日正式开通。当日下午,伴随着响

0评论1327

今年累计开行万列 外交部:中欧班列满载发展机遇
7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报道,今年第一万列中欧班列日前从武汉开出,较去年提前19天破万列。该趟列车预计十多天后抵达德国,运行时间

0评论665

奔跑提速 中欧班列(长江号)运力提升
近日,首趟中欧班列(长江号)锌精矿专列从俄罗斯发往武汉,进一步拓宽了中欧班列(长江号)运输品类。今年以来,面临俄乌冲突和国内外疫情双重考验,中欧班列遭遇到前所未

0评论1329

中欧班列(武汉—加里宁格勒—汉堡)快线首发
9月15日凌晨,满载电子配件、日用百货、纺织品、防疫物资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武汉—加里宁格勒—汉堡)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首发,经由阿拉

0评论943

同比增长10%!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
近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发送货物67.5万标箱,同比分别

0评论428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8.7万列 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2个城市
4月15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541列,发送货物49.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截至2024年3月底,

0评论1337

国内首趟地铁设备中欧班列开行
8日,满载59车40英尺集装箱的地铁设备中欧班列由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横岗站驶出。将在15天左右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本次开行的中欧班列为全国首趟地铁设备定制服务

0评论183

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超4000列
青岛海关20日发布消息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共到发中欧班

0评论312

中欧班列(成都)疫中运量逆势增长之“旅”
5月25日,一列满载医用等商品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驶进广袤的成都平原,奔赴荷兰蒂尔堡。截至当日,中欧班列(成都)2020年合计始发312列13854

0评论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