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港集团迎来大件货物作业高峰: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先后完成3艘船舶的地铁车厢、风电设备等共计10件大件货物装卸作业;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完成单件重达135.5吨的2件反应器设备出口业务;营口港迎来60余辆工程车辆出口。
今年以来,作为东北地区货物下海转运的核心枢纽,辽港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结合各港区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多点发力,为国产设备扬帆出海构建高效、稳定、畅通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充分释放港口资源潜能
5月5日,在营口港鲅鱼圈港区66号泊位,“银瑞”轮正在进行紧张的装船作业,60余辆、共计3600吨的工程车辆从营口驶向东南亚。
作为营口港区从事钢材和大件设备作业的专业化码头,营口港六公司专注于为东北三省及蒙东客户提供钢材和大件设备货物港口装卸、仓储服务,曾创下126米超长设备、520吨超重设备的作业纪录。
4月以来,营口港六公司立足大件设备专用泊位、专用堆场等资源优势,坚持深耕腹地市场,持续加大竞争性货源揽取力度。通过深入走访调研,该公司了解腹地各大厂商生产计划、产品流向,依托一站式港口解决方案,提供从货物集港到运输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为外贸吞吐量稳步上升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针对设备属性,提前预留码头前沿堆场,灵活调配生产资源,实现船货精准对位,有效降低了货物在港中转的运输成本。”营口港六公司大件生产业务部孙也牧介绍道。
为提高作业效率,打响服务品牌,营口港六公司提前掌握船舶预报,根据靠泊计划制定作业方案,科学调配机械、人力,持续优化生产资源调配,最大限度提升装船作业效能,并对火车接卸、出入库作业、倒运车配置进行重点部署。截至目前,该公司完成大件设备作业超32万吨。
搭建多元化下海通道
在辽港集团另一核心港区——大连港,各码头公司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切实满足客户个性化运输需求,为大件设备搭建起多元化下海通道。
5月1日,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迎来大件作业高峰,先后完成“正利白云”“腾云河”“中远海运天蝎座”3艘船舶的地铁车厢、风电设备等共计10件大件货物装卸作业。
“由于正值节日期间,为全力保障船期和作业顺畅,公司大件组和调度中心等职能组密切沟通配合,加强组织协调,圆满完成此次大件接力作业,为节日保生产、强服务增添一抹亮色。”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运营部经理冯晓锐介绍说。
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作为辽港集团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依托完备的集装箱航线服务网络,持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精品服务。4月以来,该公司已高效作业大件设备34件,作业量同比增长325%。
5月8日下午,在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作业现场,“鸿德97”轮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作业,本次装船共涉及2件反应器设备,单件重达135.5吨。
面对腹地客户的多样化运输需求,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以拼船业务为发力点,不断巩固与核心客户间合作纽带,积极联合物流商和船公司,携手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散、小设备集聚增量,有效提升大件设备运输的集聚效应,助力多方共赢。
与此同时,该公司进一步拓宽合作思路,扩大合作领域,充分利用码头资源,加强战略合作,打造装备制造业的港口“前沿车间”,吸引装备制造业企业到港口来加工、组装、转运设备,为客户搭建走向海外的桥梁和临港产业的服务平台。
作业期间,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坚持立足“早”字,提前部署,根据船舱特点,科学制定装船计划,合理配置机械、工属具,现场管理人员强化监管,操作人员协同配合,以硬实力彰显大件设备服务品牌含金量。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已完成大件设备拼船作业超80艘次,吞吐量超15万吨。
持续精耕腹地设备市场
作为主要服务于长兴岛内及周边区域的散货码头公司,大连长兴岛港口有限公司(简称“长港口”)坚持立足企业功能定位和区位优势,不断拉紧与装备制造企业合作纽带,持续强化协同联动,以互利共赢新效能推动港口生产新增量。
一方面,针对长兴岛内大型设备出口特性,长港口坚持从产业端、制造端入手,积极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与核心客户携手在港内搭建设备组装平台,在有效拉紧合作纽带、稳定设备货源的同时,也进一步缩短了设备转运运距,压降了设备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该公司充分把握腹地风电产业蓬勃发展机遇,针对长兴岛周边区域积极开展服务推介,持续加大揽货源争揽力度,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边界,通过策划物流解决方案,积极促成设备到港转运下海,风电设备作业量较去年同期大幅跃升。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外贸设备出口作业超2.2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