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
部首:忄
笔画:12
惰的笔顺:丶丶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惰
duò ㄉㄨㄛˋ
懒,懈怠,与“勤”相对:懒~。怠~。~性。~慢。将骄卒~。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惰
憜 duò
〈形〉
(1)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2) 同本义 [slighting]
惰,不敬也。——《说文》
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宋· 苏轼《教战守策》
(3) 又如:惰傲(怠慢);惰慢(懈怠不敬;懈怠涣散);惰肆(怠慢放肆);惰骄(骄傲懈怠);惰偷(懈怠苟且,懒惰)
(4) 懈怠;懒惰 [lazy]
惰,懒也。——《广雅》
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
诸司素偷惰。——《明史·海瑞传》
(5) 又如:惰懈(懒惰懈怠);惰力(不图进取的消极落后力量);惰心(怠懒的思想);惰失(怠惰失职);惰劣(怠惰无能);惰侈(懒惰奢侈)
词性变化
惰 duò
〈动〉
(1) 衰败 [decline]
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墨子·脩身》
(2) 又如:惰坏(败坏);惰君(败坏国事之君)
常用词
惰性、懒惰
编码
统一码:U+60F0
五笔:NDAE
仓颉:PKMB
郑码:UGBQ
四角:9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