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港口分类 切换频道

武汉港口:“五个促进”引领绿色智慧发展新篇章

2023-11-22中国交通广播0

从青藏高原的冰川里诞生,穿越崇山峻岭,滋养广袤大地。长江,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更加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且看他们如何在长江两岸,翻开绿色智慧发展的新篇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1月8日下午,在汉口江滩公园,不少人正漫步江堤,武汉市民夏女士就在其中。只见她和七八个姐妹吹着江风,时而驻足拍照,时而眺望长江,一幅惬意的秋游画卷。提前眼前的优美生态,夏女士打开了话匣子。

武汉市民夏女士:以前要差些,现在治理的很好。江水很清,长江的水治理的就很清澈,作为武汉人就很开心,要是每天都能过来玩就更开心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画面在武汉的长江两岸上呈现。近年来,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以“五个促进”为导向,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助力武汉港口绿色智慧发展。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科长: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依水而居。保护好长江,让生态变好,是我们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这些年的重要任务。

岸电设施更新升级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11月9日上午,在武汉阳逻港,集装箱运输船中海016缓缓驶入,原本嘈杂的机器声逐渐安静下来。在这里,岸基电源替代了传统的柴油机发电,直接对货船、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等进行供电,减少船舶在港口和码头停泊时的各种污染排放。大副刘栋坐在甲板上的一张椅子上晒着太阳,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刻。

集装箱运输船中海016大副刘栋:以前只能柴油发电,最大的感觉就是吵,再就是味道大、船舶停久了水面上都能看到油花。发电机还要人守着,确保正常供电。现在武汉岸电设施基本覆盖了,基本所有的港口用的都是岸电,对船员来说是非常好的改变。

截至2023年9月,武汉各个港口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供应能力实现全覆盖,普通货运泊位低压岸电设施建设覆盖率达98%,岸电累计使用次数7020次。岸电覆盖和使用,直接减少了7-9成的碳污排放。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邹君:武汉港众多码头的岸电设施,从最开始相继建设,到后面逐步统一标准,再到如今使用量逐年递增,真正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携手并进、相得益彰。

绿色码头建成投运 为船舶污染防治能力“加码”

在过去,由于设施能力的限制,武汉各个港口(码头)在应对转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时,存在接收设施能力不足及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此,武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指导建成了武汉港化学品船舶洗舱站、武汉港杨泗港区中长燃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等多个绿色码头,全面提升武汉市船舶污染防治能力。

11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江沿线的武汉化学品船舶洗舱站,武汉长航绿色航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子涵正在对设备进行检查。该洗舱站通过专业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将船舶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妥善处理,确保没有危害生态环境的“洗澡水”流进长江。

武汉长航绿色航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子涵:我们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危险气体置换、洗舱污水收集及驳运等环节,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洗舱作业安全风险。同时,该洗舱站还实现了对舱室气体浓度、液位和设备的安全值的自动检测和逻辑判断,确保了船舶洗舱的安全。

让江水更清,让环境更优,是武汉航运不懈的追求。在长江和汉江两岸,这里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已实现全过程联单管理电子化,统一使用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做到船舶垃圾、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联单电子化监管。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邹君:绿色码头建成投运之后,我们充分发挥他的作用,本年度累计洗舱作业30艘次,接收污水1519.79立方。下一步规划通过增加危化品装卸功能,拓展洗舱站社会服务能力,推动洗舱站进入良性运营轨道。

打造智能化低碳港口 已减少碳排放2000吨

位于武汉新洲区的阳逻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内河港口。它以少有的深水良港而闻名,拥有良好的岸线资源和航道。而现在,这个重要交通枢纽再次以低碳和智能而广为人知。在长江中上游港口中,阳逻港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投入24辆纯电动集卡车,为阳逻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吨;完成9台港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的油电改造项目,年节省柴油可达30000L,每台混合动力RTG年可减少5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刘畅:湖北省首座集卡换电站在阳逻二期码头投入运营,投入智能导引车3台,和远控龙门吊、远控岸桥组成了局部区域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作业环节全流程的自动化,每年节省能源成本约18万元。

聚焦物流,阳逻港局部区域智慧化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推动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港口业务结合,集装箱码头信息化管控水平不断提升。船舶智能化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国家智慧物流的发展。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科科长王娟:我们以促进岸电设施改造全覆盖、绿色码头建成投运、船舶污染物接收运行增效、港口清洁低碳转型、港口智能化水平提升等五个促进为导向,不断推动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翻开引领绿色智慧发展的新篇章。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
山东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1.6亿吨
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

0评论5611

河北港口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开年伊始,河北港口集团(简称“河港集团”)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精神启动“二次创业”,把“走遍千山万水

0评论2637

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开通首个冷链长途干线运输项目
日前,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牵手河北青谷轩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开通首个冷链长途干线运输项目,为客户提供码头提箱至河北天环冷链基地的冷箱干线长途全程运输服务,实现了物流

0评论8390

绿色低碳 赋能厦门港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布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由厦门自贸片区港务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厦门港务物流园区3.98MW分布式智能光伏项

0评论5995

鹿特丹港与HGK航运合作,促进内河航道的可持续发展
港港航运与鹿特丹港务局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推广内河航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文件于4月20日签署,重点关注氢的能源革命和物流,以及通过使用驱动概念和数字化来减少

0评论2529

山东港口: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3月17日山东港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山东港口贸易启航三周年累计实现贸易收入148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0%;为山东港口贡献贸易吞吐量超4000万吨为

0评论8021

天津港向高质量发展扬帆竞进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视察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rd

0评论456

吞吐量突破200万吨 二航局阳逻产业园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到11月底,预计吞吐量达到225万吨!”这是中交二航局所属武汉航科物流有限公司(简称“航科物流”)党委书记、董

0评论8967

让数字化助力重庆港口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

0评论2228

让数字化助力重庆港口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

0评论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