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物流分类 切换频道

优化提升仓储设施 助推上海物流降本

2025-03-12中国水运报0

去年11月份中办、国办公开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后,各省市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细化落实的方案。上海方案则是优化提升物流仓储设施,这是根据上海的地域定位,经济特点,产业特质,现有物流运营情况做出的选择,那么,具体的举措有什么特点?与其他省市相关政策有什么区别?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又是什么呢?

仓储先行

上海是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城市,大量进出口货物通过上海港口中转集散,因此,上海需要对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资源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物流仓储是其中之一。

相对而言,目前上海物流仓储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设施等级偏低、标准库、高标库的比例过低,无法满足现在货物品种的仓储需求;设施单体规模偏小,小、散、低标的问题比较明显;专业化运营水准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专业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单位产出率低和各类事故风险高的问题。

为此,上海市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仓储为着力点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地方性政策文件,涉及生产、商贸、港口与国内、国际有关物流仓储的布局优化、质量提升与服务创新。

仓储设施在上海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合适、结构等级是否合度等等,都直接关系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水平。

同时,上海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物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些都对仓储物流专业化、标准化和增值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上海的物流仓储设施已基本布局到外环线以外,物流仓储设施主要集中在上海的西北、西南和浦东三个片区,这三大片区约占上海物流仓储设施的70%。

此外,电子商务驱动的电商和快运快递仓储,包括跨境电商对跨境仓储设施需求快速增长;生鲜食品对冷冻冷藏仓储设施需求急剧增长;高端制造业对专业的高标准的仓储设施需求增加。

为应对物流体系中的变革和挑战,仓储设施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仓储占据物流成本的较大比重,可以作为物流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优化规划和布局,提升职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明晰路径

《方案》围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高质量发展,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画出路线图

突出一体化,围绕交通枢纽节点加强一体化布局,统筹对接公、铁、水、航空等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规划,优化围绕交通枢纽场站的一体化仓储设施布局。

开展全市仓储设施专项调查,建立全市统一的物流仓储信息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平台“一张图”,全面归集物流仓储用地及设施数据,实现物流仓储用地和设施全周期监测。

围绕空港枢纽,加快形成“东西两片区”航空货运布局,在机场及周边规划布局国际跨境邮件快件、食品冷链、电子芯片、生物医药等高时效、高价值商品物流仓储设施。

围绕铁路枢纽,在北郊、闵行等节点打造城市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结合上海东站规划建设,规划布局高铁快件和空铁联运物流仓储设施。围绕公路网络,在G1503“货运外环”周边具有公铁联运功能的交通节点,研究集中规划布局陆路物流仓储设施。

——找准突破口

以“产业地图”为指引,衔接沿江、沿湾、沪西高端产业发展带等产业载体,实现物流仓储对高端制造业的嵌入式服务支撑,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为高端制造集群加大专业性设施配套,围绕新材料、精密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精尖”货品存储需求,完善恒温、恒湿、防尘、防静电等专业性仓储设施配套建设。

同时,以新思路和新方法突破发展瓶颈,探求转型路径。

突出土地复合利用创新,优化用地支持。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进行物流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从事长期租赁等物流经营活动的,支持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以及企业自有存量土地进行物流仓储设施建设。

以优化供给结构破解供需矛盾,以构建多功能多业态模式提升服务能级,从单一降本,到系统提质,以培育新优质生产;以壮大高能级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全面促进上海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高质量发展。

——强调创新性

发展多元业态融合的“仓储综合体”,鼓励工业仓储设施与产业项目叠加,支持建设多层仓储设施,打造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业态功能复合的“仓储综合体”。

仓储还需要加快提升全链服务能力,向供应链上下游业务延伸。建立集采集配、报关保税、运输分拨等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支持依托高等级仓储设施建设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支持物流仓储设施拓展加工、仓储、配送等功能。

再有,提升仓储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企业发展智能云仓、数字仓储、“AI+”仓储,实现全链路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决策,提升仓配一体化精准管控能力。

加快绿色化改造。重点推动具有温控功能的仓库节能环保改造,支持企业应用绿色能源技术和制冷技术,鼓励仓储企业发展从源头到库存的绿色供应链全过程追溯和管理服务。

精准施策

在具体实施路径和侧重点上体现了各地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精准施策。

上海发布的地方性政策,以仓储为着力点推动社会物流降本。落实国家层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要求,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制定印发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重点是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提升区域物流协同效率。

浙江省,人多地少,企业多,在物流降本上强调土地供给,其方案主要聚焦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安排物流仓储用地,强调土地集约利用与项目落地效率,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而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则聚焦物流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强调“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推进公铁水空多式联运衔接。

云南的矿产资源丰富,大宗商品物流重要,因此,《方案》提出发展大宗商品精细物流,实施大宗商品精细物流工程;有条件的边境口岸、内河港口、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大宗商品储运设施。

但在仓储用地方面,云南与上海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落实国家对仓储物流用地支持政策,推广长期租赁、弹性年期供应等新模式,允许物流仓储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合理转换;支持企业利用原有土地进行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铁路物流场站设施用地分层立体开发。

在物流降本上,位于南端的广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强化国际物流枢纽功能,提出“国际物流通道+国内骨干网络”双轮驱动,而中国北端的吉林省则针对东北地区农业冷链短板,支持冷链物流和农村物流网络建设;老工业基地的辽宁,针对老工业基地的特点,提出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措施。

总体来看,各地物流降本增效政策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实施路径上充分体现了区域特色和差异化策略,如果详细研判,都具有共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效果导向。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各地物流企业将加速转型升级,物流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运输效率将显著提升,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等新模式将蓬勃发展。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打赏 0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日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将致力于协商建立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发展、通道经济发展、物流信息共享、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等多个联盟平台,加快西

0评论215

中东物流:沙特Naqel快递
最近由于亚马逊平台封号严重,欧美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大家开始发掘一些新兴市场,中东当然是掘金地之一,平均客单价在150美金左右。但是也要提醒大家,选择中东物流公司

0评论268

海陆空高效集约 与香港齐头并进 深圳发力构建全球物流枢纽
从2019年起,深圳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涵盖海空两港和平湖南多式联运,这不仅反映出国家对深圳物流枢纽地位的重视,也凸显出深圳物流业发展迅猛。相关数

0评论1983

2022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1%
2022年12月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1点,比上月回落0.26%,比去年同期增长0.6%。从周指数看,

0评论1726

速卖通联合菜鸟物流推出“千万补贴”保障跨境物流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联合菜鸟物流推出“千万补贴”计划。在“3.28”大促发货期间,在跨境干线和末端配送两端共

0评论552

顺丰“牵手”唯品会,物流“战事”升级
近日,唯品会宣布终止自营的品骏快递,转而与顺丰公司达成合作,由顺丰为其提供包裹配送服务,该交易并没有传言中高价收购重组,没有入股或是现金交易,只有合作。唯品会与

0评论1939

河北加快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强省 商贸枢纽货物畅达高速运转
春风习习,河北石家庄国际陆港一派繁忙,中欧班列在此装载货物准备前往欧洲;晨曦初露,首衡河北高碑店市场人声鼎沸,瓜果蔬菜由此运往全国;夜色沉沉,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灯

0评论1232

海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10月底开建
近日,海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得批复,该项目由海航集团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负责建设和运营。目前,各项建设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底开

0评论1814

专注好服务!揭秘苏宁家居物流服务“信仰基建”
后疫情时代的首个双十一落下帷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额排名中,家居建材行业排名第六,位列电脑办公、食品饮料等品类之前。家居

0评论868

DHL趋势报告:物流行业将全面应用增强和自动化技术
了解新兴技术为物流行业带来的潜在变革及其发展速度,对于我们提前为未来工作模式做好准备至关重要。放眼未来,虽然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但物流行业要实现整体转型仍需数十

0评论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