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出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一鼓作气
成语名字:一鼓作气
成语发音: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繁体:一皷作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近义词: 一气呵成、 趁热打铁
反义词: 一败如水、 一败涂地
成语例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一鼓作气的成语接龙
表里不一 -> 一鼓作气 -> 气义相投
一鼓作气的相关成语
一长两短、鬼抓狼嚎、一言出口,驷马难追、一揽包收、一目之士、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标情夺趣、一天星斗、一迎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