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主页 成语分类 切换频道

立木南门的成语故事

2024-09-130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立木南门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

成语立木南门

成语名字:立木南门

成语发音:lì mù nán mén

成语解释: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成语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成语繁体:立木南門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徙木为信

立木南门的成语接龙

金鸡独立 -> 立木南门 -> 门不停宾

立木南门的相关成语

奉公如法、敬授人时、鸟尽弓藏、观望不前、周公吐哺、千金之子、深藏若虚、一决雌雄、趾高气扬

反对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