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赂公行
成语名字:货赂公行
成语发音:huò lù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赂;贿赂;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活动的行为;公行:公开做。公开以财货行贿受贿。
成语出处:《魏书》:“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成语繁体:貨賂公行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公开以货财进行行贿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赂,不能读作“luó”。
近义词: 贿赂公行
成语例句:在黑暗的旧中国,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但腐败政府却货赂公行,官官相护,于民生国计而不顾。
货赂公行的成语接龙
隔皮断货 -> 货赂公行 -> 行不从径
货赂公行的成语故事
货赂公行的相关成语
光彩溢目、身在曹营心在汉、毫毛不犯、一之谓甚、志同道合、极目迥望、甘冒虎口、方寸已乱、含沙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