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主页 成语分类 切换频道

明察秋毫的成语故事

2024-09-100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明察秋毫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成语明察秋毫

成语名字:明察秋毫

成语发音: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成语繁体:明詧秌毫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洞若观火、 明查暗访

反义词: 不见舆薪

成语例句: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明察秋毫的成语接龙

爱憎分明 -> 明察秋毫 -> 毫不介怀

明察秋毫的相关成语

孤臣孽子、惶惶不安、茫然若失、刻木为吏、人穷志短、汗流满面、千夫所指、敛声屏气、深思远虑

反对 0
收藏 0
打赏 0
美言不信

02021-06-140

耦居无猜

02023-04-180

业荒于嬉

02021-01-120

耳目一新

02019-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