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成语分类 切换频道

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

2019-06-150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李悝从商人白圭的经商原则“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中得到启发,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平籴”法,从而使国家干预与调节经济,使魏国富强。

成语人弃我取

成语名字:人弃我取

成语发音:rén qì wǒ qǔ

成语解释: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成语繁体:人棄我取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彼弃我取

反义词: 人取我与

成语例句:茅盾《某镇》:“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

人弃我取的成语接龙

肝胆照人 -> 人弃我取 -> 取义成仁

人弃我取的相关成语

一言九鼎、卑礼厚币、平步青云、俯拾仰取、吮疽舐痔、胡越之祸、人心难测、青云直上、如狼牧羊

反对 0
收藏 0
打赏 0
财不露白

02023-02-220

比比皆是

02022-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