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主页 成语分类 切换频道

一毛不拔的意思

0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成语名字:一毛不拔

成语发音: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毛,不能读作“mǎo”。

近义词: 斤斤计较、 锱铢必较

反义词: 一掷千金、 挥金如土

成语例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一毛不拔的成语接龙

表里不一 -> 一毛不拔 -> 拔丁抽楔

一毛不拔的成语故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释义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

故事 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一毛不拔的相关成语

一枕槐安、枵腹从公、挂一漏万、扶危定乱、一嚬一笑、前仆后继、一望而知、梧桐一叶落、不愧屋漏

反对 0
收藏 0
打赏 0